陈大叶的个人网页

    查看: 226|回复: 0

    盐城网:三代造船人的“高光时刻”:只为追逐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复制链接]

    2097

    主题

    2097

    帖子

    6403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03
    发表于 2020-1-17 1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为追逐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上海交通大学三代造船人的“高光时刻”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领奖台上,群星闪耀,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蓬勃力量的展现。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一口气捧回7项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更有两个“最高奖”来自同一学科,格外引人注目——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主导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斩获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则是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一所高校长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积淀,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传统学科在新时代的再出发。为了这一刻,几代造船人“板凳一坐十年冷”,完成一次次接力;为了这一刻,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老中青三代人不懈奋斗,追逐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110号”教研室
      在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编号“110”的教研室,这是学校编号第一的教研室。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时代风云。
      就是在这个教研室,交大的研究团队开发出“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研制出“天鲸号”“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就是从这个教研室,走出了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的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以及他们身后的一批批人才。如今,它的名字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设计研究所。
      2018年,“新海旭”号绞吸挖泥船起航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它也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该船的核心设备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
      “新海旭”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形成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总装建设和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
      这一突破非一日之功。我国疏浚需求大,挖泥船曾长期依赖于进口。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的谭家华,是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令他欣慰的是,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与兄弟单位合作,用近20年时间赶上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几代人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项技术难关,让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从跟跑到领跑,带动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项目组共设计大型绞吸挖泥船60余艘,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年产值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这批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我们研制的一款挖泥船首次在广西防城港挖掘岩石。当时65岁的谭家华老师坚持带领我们出海上船,现场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状况和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何炎平是谭家华的学生,主持设计了世界上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腾”。“对于我们来说,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集体团结的氛围。”他感慨道。
      在何炎平看来,拧成一股绳把事情做好,是上海交大造船人最大的特点,也是“110号”教研室延续至今的传统。“我们所的每个人,这十几年的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我们不仅仅想完成任务,更想要做到最好,希望我们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能够推着我们自己不断往前走。”
      最“硬核”造船系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43年,抗日烽火中我国海上战力的不济,让一批有识之士下定决心在船舶研究制造上向着世界海上强国奋起直追。
      造船系成立之初,就瞄准我国海洋人才培养,助力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由此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和科研的发源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单一的造船系延伸发展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我国第一艘万吨轮总设计师、第一艘航空母舰总设计师、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座超深水钻井平台总设计师都来自交大船海系。如今我国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行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有上海交大船海系的专业背景。用“半壁江山”来形容上海交大对行业的人才贡献,毫不为过。
      这里是最“硬核”造船系。“硬件够硬”是最直观的体现——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功能齐全、世界一流的重大试验设施群体;拥有我国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试验池,是国际海洋工程界开发深海装备的首选试验设施;同时还拥有国内最宽、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风洞循环水槽、饱和潜水模拟舱等试验设施,形成了科学研究、试验验证、工程实施三位一体的完整教学科研试验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交大还依托国家深海技术试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上海潜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国家级标准化规范化机构,推进设备设施的标准化服务和开放共享。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些高精尖的设备大多出现在国家级研究机构里,很难在高校看到。
      “硬核”更体现在教学与科研实力。20世纪8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一个博士点和第一个重点学科在船海系落户。近年来,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主持大量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深海平台、绞吸疏浚船舶设计、统一波浪理论、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深海平台方面,助力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到深海的跨越;在绞吸疏浚船舶设计方面,创造了交大绞吸疏浚世家的辉煌篇章;在统一波浪理论方面,应用同伦分析方法于波浪分析中,为揭示海洋奥秘揭开了新的一页;挑战人类极限的110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这是一个学科70余载走过的路,这是几代人心血结出的果实。一切的一切,为的是国家使命。
      布局“大海洋”
      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实现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增量,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交通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以“船海工程与科学”一流学科群建设为契机,用“大海洋格局”规划学科发展。在保持明晰而富有特色的学术脉络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海洋工程技术与海洋科学交融的新学科格局,围绕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方向性的研究,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船海人才。
      2013年,上海交大成立海洋研究院推动上海交大海洋科学学科建设;2018年,与国家海洋局二所共建海洋学院和极地深海技术研究院,开展极地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试验和应用,大海洋学科群布局渐趋完善。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建设深海重载作业装备海上试验场及陆上配套设施;在山东,建设海洋智能装备演进中心,推动实验室研究走向实海实测;集中力量打造“全链条、一体化”的集成攻关大平台,解决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难点技术……
      一流学科的建设一定是着眼未来的,一流学科的建设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从1937年冒着战火硝烟回到祖国、103岁高龄还牵挂着年轻人培养的杨槱院士,到深藏功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黄旭华院士,从谭家华、何炎平到他们身后“拧成一股绳”的上海交大造船人,一以贯之的是永恒的海洋精神,一以贯之的是那份坚守和从容。
      一位诗人写道:“我们的大船在上升。”筑梦深蓝,新的征途已然开启。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任 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大叶的个人网页 ( 苏ICP备19026772号-2 )

    GMT+8, 2024-12-23 20:56 , Processed in 0.0588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